# 第8章 完整案例集

# 8.1 Airbnb

# 8.2 Tinder

社交约会应用Tinder顺应人们的心理,主打“看脸配对”,一上来用户除了看到他人的照片之外,完全看不到其他任何的个人详细资料。
你唯一要做的就是通过“看脸”来决定对方“是不是你的菜”。
如果对方给你的第一印象良好,你有兴趣结识,可以将照片向右滑动,代表你“喜欢”(like);
如果对方给你印象平平甚至令人作呕,则可以向左滑动,让其“消失”(nope)。

一旦双方互相标记为“喜欢”,就可以发起会话,以及查看对方进一步的个人资料,从而建立其更深入的互动往来。
用户越常用Tinder,获得潜在约会的机会就越大。

据传Tinder原名“Matchbox”,是工程师乔伊·马诺兹(Joe Muñoz)在一次黑客马拉松中的无心插柳之作。
项目上线后反馈还不错,于是渐渐地,他们将同属创新沙盒实验室的Cardify项目停掉,把重心转移到了Matchbox上。

  • 得女性者得天下
    对社交类项目而言,如何解决冷启动的问题,始终逃不过“鸡与蛋”的因果悖论。
    人气越高的社区越容易形成马太效应,建立起更广更密的关系链,巩固城墙;
    初生的社区如果在起步之初就门庭冷落,很可能之后的发展也不顺利。

在Tinder这样目的明确的约会应用中,用户的需求非常直白:寻求“勾搭”另一半的机会。

通常是对女性提供更加开放友好的环境,吸引她们入驻,再以此辐射向男性群体。
这与酒吧经常使用“男A女免”来招揽顾客,原理同出一辙。

“如果我们可以先渗透到那些具有社交影响力的人群当中,那么就能以此为基础向其他人扩散开来。”

借鉴Facebook的经验,Tinder还特地到“精英学府”地推。

“左滑右滑”的超炫交互形式让演示过程更有噱头。

  • 聪明的产品机制设计

首先,主界面上除了随机呈现用户的照片外,没有额外元素。
其次,用户永远不知道下一个“翻”到底是谁。
再次,Tinder的玩法是对主流社交网络的补充,而非取代。
最后,使用Tinder的用户还等于默认接受了以“看脸”作为结识对象这一基本规则,从而简化和统一了社交产品用户之间“破冰”的过程。

所谓“破冰”,就是不同用户之间建立起联系的最初契机,例如相同的兴趣爱好、常出没的地点、中间介绍人等。
你很难将两个毫无关联的人撮合在一起,除非先为他们找到某个共同点。
破冰”根据时间阶段的不同,可分为“前置”和“后置”。
像Tinder这样,在两人正式交流之前先行配对的方式,是“破冰前置”,它能提高配对后两人成功沟通的效率。
像Omegle.com或比邻这样,先随机配对,再让用户通过交流或互换名片等方式来确定对方是否符合自己偏好的方式,是“破冰后置”,
它需要付出一定的时间成本,更适合喜欢探索和消磨时间的群体。
Tinder的破冰机制保证了女性用户只会跟自己“看着顺眼”的对象聊天,而不会受到陌生异性的骚扰,对她们来说这是极好的保护措施和口碑点。

  • 如何促成更多配对

通过社交网络Facebook来登录。
2013年6月推出的“牵红线”(Matchmaker)功能,允许用户拉拢另两位原本陌生的朋友发起群聊。
2013年11月,Tinder又引入了“列表”(Lists)功能,可以将好友整理划分到不同列表中。
给用户找人提供方便之余,这其实也在悄悄为Tinder积攒结构化的数据。
2014年6月,Tinder发布了“朋友圈”。
与同类产品不同的是,Tinder里发布的照片会在24小时后自动销毁。
朋友圈有助于提升用户每天的回访率、增进好友之间的联络频率。

  • 安卓征服世界

Tinder加速获取国际用户的策略是邀请那些跨领域的社交达人来站台,邀请对象包括社交名媛、电视明星和奥运会选手等。
尤其是在土耳其这块难啃的市场上,起初Tinder投放Facebook广告只换来了25000个用户,
但当引入高质量的社交达人做宣传后,增长曲线立即腾飞起来。

  • 探索付费点

上线三年,Tinder几乎没有什么盈利。
肖恩·雷德曾公开坦言,“自信的产品自然能找到适合的盈利点,而不必靠放置广告”、
“我们永远不会在核心价值上增加收费点,如果可以的话我们会永远免费”。
这并不是说Tinder放弃了让用户掏钱的尝试,只不过他们试图找到一种平衡用户价值和商业价值之间的策略。

2015年3月,Tinder发布了全新的子服务TinderPlus,根据用户的年龄和地理位置来差异化收费,换取相应的高级功能。
对于美国地区的用户,年龄在18至29岁之间的人每月只要9.99美元,但年龄超过30岁就不得不再多缴纳10美元。

付费后用户能开启的新功能包括,
回看上一个失手标记为“不喜欢”的人(该功能在用户中呼声很高)、
“漫游”到其他国家和地区查看当地的人、
去除广告(是的,他们最终还是给免费版加了广告)等。

  • 看脸社交的未来

# 8.3 Github

全球最大的编程社区及代码托管网站。
Github以其开创性的全新开发协作方式,以及现成的海量免费代码资源,正在赢得全球越来越多极客的追捧。

Github在2008年成立于美国旧金山,联合创始人有三位。
它最早是以“周末项目”的性质玩票登场的,上线一年后获得了第一个10万用户。
2012年7月,Github筹得了1亿美金投资,估值7.5亿美元。同年,福布斯将其评选入全球十大科技公司。

到了2013年,Github已拥有300万用户,创建了490万个代码仓库(Repositories)。
年底时,代码仓库数量更是突破千万大关。
当时的官方博客记载道:
“代码仓库数量突破第一个100万,花费了将近4年时间……而从900万到1000万,仅用了48天。
事实上,其中有550万个代码仓库都是在今年一年之内创建的。”

随着Github的走红,它的吉祥物章鱼猫(Octocat)也成为流行文化符号,被印在了贴纸和T恤衫上,成为代码牛人自我标榜身份的象征。

# Github早期究竟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呢?

  • 解决实际问题

Git虽然功能强大,理念前卫,但并不那么平易近人,普通开发人员上手还是有一定成本的。
Github的创始人之一普雷斯顿·维尔纳(Preston Werner)就注意到了Git在协作开发方面的短板,
于是在一次当地的编程会议之后邀约了克里斯·瓦茨特拉斯(Chris Wanstrath),
二人在一间运动酒吧里讨论起改进Git的想法。在随后的周末业余时间里,他们开发出了Github。

相比原来的解决方案,Github提供的服务不仅简化了操作步骤,而且将原本混乱的代码协作工作管理得井井有条,并且能量化追踪。
现在任何人都能够将代码开源贡献给全世界,同时通过学习他人的代码提升自己的编程技巧。

  • 网络效应积聚人气

Github的服务本身切中需求,吸引了最早一批的种子用户的入驻。
网络效应的体现——“用的人越多就越好用”

与此同时,由于Github上高手云集,企业主也开始认可它对于发掘技术牛人的价值,
猎头们甚至将一个工程师的Github个人资料页面作为衡量其能力的参考依据。
这让人们更加乐于经营自己的页面,频繁地提交更多高质量的代码。

也有人开始探寻一些“非主流”用法,比如在Github上写博客。
所有这些花样百出的现象都显示出这里已经成为了极客们的乐园。

  • 免费带动收费

有的企业用户邮件询问能否花钱享受更加定制化的私密代码仓库服务。

  • 吸引金牌项目入驻

  • 尽早交付
    Github始终秉持着精益创业中“尽早交付”的重要理念。
    “我们学到了先交付,再修bug。与其遥遥无期地缓慢开发,不如快速交付一版,看用户们会怎样使用它。”

  • 打造高黏度社区

提升用户黏性,例如各种优质代码和开发者的发现入口,榜单就是其中之一。
他们还推出了主页服务,允许每个开发者开设以自己用户账号命名的个人页面,提供形如xdash.github.io的二级域名。

  • 不断拓展的业务平台

由于完美地解决了多人协作交流之间的问题,Github如今已具有平台的效应,成为了行业标准。
工程师求职投简历时,都会自觉附上Github主页链接,与编程开发相关的网站也常见到“用Github账户登录”的按钮。
公司利用它物色有潜质的新人,个人也可以在这里实现有趣的想法。

Github不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自由、平等、分享精神的象征。
人们相互借鉴,取长补短,通过点滴贡献聚沙成塔,共同创造出更美好的事物。
这一颠覆传统的协作方式,最终将会从二进制的代码世界,
逐步渗透到产品设计、医疗制造、电影电视、图书出版、音乐舞蹈、烹饪美食等任何创造性的行业,为这个世界带来更加无穷大的可能。

# 8.4 美丽说

美丽说是国内首屈一指的女性时尚分享社区,2009年11月由徐易容创立于北京中关村。

  • 500元的种子用户

美丽说的筹备始于2009年年中。
徐易容在一次与女同事(后来成为美丽说运营总监)的吃饭聊天中,敏锐发现了“与闺蜜分享买的东西”这一需求。

  • 拒绝男人的世界

  • 社区活跃的发动机

  • 更聪明的分享链接

  • 小测试的滚雪球推广

  • 布局移动端

  • 拥抱平台

  • 汇聚流量,坚持梦想

# 8.5 外卖库

外卖库是由清华大学毕业生创办的外卖美食搜索服务,提供针对用户的外卖信息订餐平台和针对商家的外卖信息发布平台,目前用户量已达百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