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章 增长黑客的崛起
# 1.1 创业家的黑暗前传
# 1.2 增长黑客的胜利
Hotmail 增长案例。
# 1.3 什么是“增长黑客”
- “增长黑客”的起源
“增长黑客”这一说法源于硅谷,最早在2010年由Qualaroo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肖恩·埃利斯(Sean Ellis)提出。
但它真正引起业界广泛关注与交流,却是因为安德鲁·陈(Andrew Chen)在2012年4月发表的《Growth Hacker is the new VP Marketing》一文。
他在文中谈到,增长黑客们试图用更聪明的方式解答产品得以增长的奥秘,并使之成为助力产品增长的长效机制。
他们通常采用的手段包括A/B测试、搜索引擎优化、电子邮件召回、病毒营销等,
而页面加载速度、注册转化率、E-mail到达水平、病毒因子这些指标成为他们日常关注的对象。
换句话说,这是一群以数据驱动营销、以市场指导产品,通过技术化手段贯彻增长目标的人。
他们通常既了解技术,又深谙用户心理,擅长发挥创意、绕过限制,通过低成本的手段解决初创公司产品早期的增长问题。
在外行人眼里,他们就像是极客、发明家和广告狂人的混合体。
再通俗一点形容,他们的职责接近于专门为初创公司设立的市场推广部门,
因为很少有用于营销的大笔经费,所以更多的是将注意力聚焦在产品策略本身带来的自发增长上。
增长黑客是介于极客、发明家和广告狂人之间的角色。
作为企业发展的助推者,增长黑客必须真正懂得产品的核心价值,
能用最简单的语言描述这个产品是什么、解决什么问题,在此基础上清晰定位有关增长的问题,并寻求解答。
“Growth Hacker”直译为“增长黑客”。
如果我们将其拆分开来看,“Growth(增长)”指的便是产品增长这一核心目标。
增长的对象不仅包含用户量的累加,更囊括了产品生命周期中各个阶段的重要指标。
根据不同阶段用户参与行为的深度和类型,我们可以将增长目标拆分并概括为“AARRR”转化漏斗模型,
即:Acquisition(获取用户)、Activation(激发活跃)、Retention(提高留存)、Revenue(增加收入)、Referral(传播推荐)。
在这个漏斗中,被导入的一部分用户会在某个环节流失,而剩下的那部分用户则在继续使用中抵达下一环节,在层层深入中实现最终转化。
获取用户
指让潜在用户首次接触到产品,或者可以更宽泛地理解为“吸引流量”、“用户量增长”。
其来源途径可能多种多样,如通过搜索引擎发现、点击网站广告进入、看到媒体报道下载等。
无论出于何种原因,只要有人肯一脚踏进店门,这就算是良好的开端。
激发活跃
获取到用户后下一步是引导用户完成某些“指定动作”,使之成为长期活跃的忠实用户。
这里的“指定动作”可以是填写一份表单、下载一个软件、发表一篇内容、上传一张照片,或是任何促使他们正确而高效使用产品的行为。
如同饭馆吸引来顾客,但如果顾客只是傻站在大堂里无所事事,那么就无法给饭馆带来实际生意。
正确的做法是通过店内陈设布置和服务员主动引导,让顾客马上明白:
哪里有空位可以就座,从何处获取菜单,如何使用优惠券,怎样办理会员卡,以及跟别人拼桌时如何相处等。
提高留存
在解决了用户的活跃度问题后,另一个问题又冒了出来。
用户来得快,走得也快。产品缺乏黏性,导致的结果是,一方面新用户不断涌入,另一方面他们又迅速流失。
我们都知道,通常留住一个老用户的成本要远远低于获取一个新用户的成本。
因此提高用户留存,是维持产品价值、延长生命周期的重要手段。
一家饭馆,如果物美价廉、独具特色,或者在某方面有别人难以复制的核心优势,那么顾客就愿意反复光临,成为老主顾。
“一锤子买卖”在市场上难以立足,而真正的可取之道是成为一家百年老店。
增加收入
商业主体都是逐利的,很少有人创业只是纯粹出于兴趣,绝大多数创业者最关心的就是收入。
即使是互联网时代的免费产品,也应该有其盈利模式。
在一家客源稳定的饭馆里,增加收入可以通过制定营销策略、拓展外送业务、提高用餐高峰期翻台率等途径实现。
而在互联网行业,除了直接向用户收费,还可以通过广告展示、业务分成等方式向其他利益方收取费用。
传播推荐
社交网络的兴起促成了基于用户关系的病毒传播,这是低成本推广产品的全新方式,运用妥当将可能引发奇妙的链式增长。
这就如同检验一家饭馆是否足够有人气,就看有多少顾客愿意主动向身边的朋友推荐。
口碑的力量是无穷的,来自熟人的好评往往比高高在上的权威品鉴更具说服力。
从获取用户到传播推荐,整个AARRR转化漏斗构成了一条螺旋上升的产品使用周期闭环。
增长黑客的价值正是通过不断地“头脑风暴-排定优先级-测试-分析-常态化部署”来优化产品策略,
减少这当中每个环节的不必要损耗,提高转化效率,从而不断扩大自己用户群体的数量和质量。
- “增长黑客”风潮的兴起
一方面,越来越多的第三方工具降低了初创团队的开发门槛,
Google Analytics、Mixpanel等“即插即用”的服务只需开发者在程序/网页内嵌入几行代码,
就能一条龙式地以低成本实现数据采集、渠道统计、设备追踪、用户使用行为分析等功能。
当然,营销费用的水涨船高也成为推动“增长黑客”兴起的重要原因。
StumbleUpon增长部门主管艾伦·琴(Aaron Ginn)曾这样形容:
“用户正在一个溺水沉没的过程中。他们开始不再在意下一个神奇产品会在什么时候出现,不管它有多好。
分发才是现在每一个产品和创业公司需要解决的最大问题。”
# 1.4 增长黑客的职责和特质
# 安迪·琼斯的职业生涯
- 2008年,当安迪加入Facebook负责用户增长时,他并没有太多这方面的经验。
面向用户提供带有个人Facebook基本资料的博客小挂件。
其次,Facebook收购了一批来自第三世界国家的通信录服务提供商。
这些提供商原本的业务主要围绕通过API和OAuth授权来收集用户联系方式。
通过这些收购,Facebook得以获取其关键技术,因而能更快地拿到潜在用户的E-mail地址,基于数据挖掘,对其进行精准的广告推送。
对于自己一手组建起来的Facebook用户增长团队所肩负的职责,安迪总结为以下五点:
数据分析
用户增长团队建立在对大数据的分析衡量基础之上。
大部分时候,用户增长的工作就是在进行测试、调整并重复这个流程。
他们需要与数据科学团队紧密协作,通过内部工具研究驱使数据提升或下降的因素。用户获取
用户增长团队内有一部分人负责互联网营销渠道,
如SEO(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搜索引擎优化)、PPC(Pay Per Click,点击付费广告)或是电子邮件广告等,
每一项都包括一套极为缜密的优化流程。产品研发
用户增长团队的意见将指导产品研发的各个关键部分,例如登录页面、新用户引导流程、评论互动功能和支付系统等。
基本上你能想到的任何地方都留下了用户增长团队的智慧成果。文化建设
团队文化对凝聚整个公司至关重要。
用户增长团队协助树立数据驱动的理念,确保所有人目标一致地快速执行,并随时准备迎战风险。人才招聘
初创公司招募团队成员是一项困难的工作,并非人人都愿意冒险加入一家前途未卜的小公司。
但在用户增长团队的帮助下,如果公司的用户量达到五千万甚至五亿,那么情况就大为不同了。
- 2010年,安迪离开Facebook,被当时同样如日中天的Twitter招至麾下。
他加入后组建了一支25人的用户增长团队,负责探寻用户增长和活跃度提升的可能性。
安迪接手后,对着陆页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造。
安迪的另一个成功的尝试是,每当有新用户注册,立即向他们推荐关注至少10个用户。
这样一来,新用户的时间轴不至于空空如也,不知道该做些什么。当确保他们有东西可看时,用户的活跃度和留存率便自然提高了。
最后,安迪还充分挖掘了电子邮件的作用。
- 2011年末,安迪的职业生涯迎来了第三站——问答社区Quora。
较之Facebook和Twitter,Quora的底层代码结构更方便进行快速地修改部署,而不会牵连平台上其他无关的模块,
这使他在探索增长之道时更加高效和游刃有余,往往一天内就可以完成从测试到上线的全过程。
他在Quora的主要增长技巧是琢磨活跃用户的行为模式,并将之归纳为一套“标准动作”,
然后引导其他用户去执行这套“标准动作”,例如完善个人信息、关注感兴趣的行业领袖等。
如今,短暂休整后的安迪选择加入了WealthFront,一家面向科技领域人士的在线理财咨询平台,在那里继续负责增长方面的各种事务。
# 增长黑客的特质
数据为王
专注目标
安迪·琼斯曾经面临过一个挑战:来自搜索引擎的流量占到网站流量的40%,
但其中只有不到0.2%的人转化成注册用户,这意味着每1000个访客中有998人最终流失掉了。
为了提高转化率,安迪的团队足足耗费了14个月的时间研究着陆页的优化,这是一段极为漫长的周期,考验着每个人的耐性。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最终成功地将转化率提高到了5.5%以上。关注细节
任何一处细微的改动,都可能对产品全局的增长造成影响。
增长黑客的职责之一,就是对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改动作出评估,通盘衡量得失,甚至决定某个功能是否应当上线。富于创意
美国第一代增长黑客、Bebo的联合创始人迈克尔·博弛(Michael Birch)认为,“增长黑客”这种职业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
他们善于左右脑同时开工,一方面,通过缜密的分析衡量自己的想法是否可行,另一方面,天马行空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构想。信息通透
增长黑客必须一方面深入理解自己产品用户的活跃渠道,“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扎根建立环环相扣的转化漏洞;
另一方面抬眼看世界,时刻掌握海内外最新的产品和市场动向,尤其关注新生渠道和业界趋势。
在需要横向对比同类产品的数据,或是纵向挖掘上下游生态的衔接情况时,
如果能够找到相关从业者私下直接交流,则会大幅提高信息获取的效率,在第一时间做出基于充分信息的明智决策。
在美国,在“我为人人”的分享精神和盘根错节的利益纠葛下,创业帮派之间彼此力挺的氛围浓厚(如硅谷的“Paypal黑帮”)。
而在国内,以北京、杭州、深圳为代表的互联网一线城市在这方面也逐渐形成了开放合作的共赢生态。
# 1.5 一切用数据说话
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学会通过量化的方法观测世界,才能更好地理解和玩转一切。
进行数据分析的首要环节是明确分析的目的
其次是要了解数据来源的相关信息,包括各项指标的定义、采集点和上报机制
在一家公司内,不同部门关注的指标可能不尽相同。
在大部分情况下,各部门通力合作,但也偶尔存在利益冲突的情况。
比如在eBay这样的电商平台,很容易就陷入这样的混乱局面:
有的人认为买家数量最重要,有的人认为利润最重要,还有人反驳说卖家数量才是关键。
实际上,如果问一问eBay的核心领导,他们就会告诉你真正的指标是商品价值量,以及eBay网站上的活跃卖家在全球电商平台的占比。
这就需要一套自上而下推行的核心指标作为共识,来凝聚团队劲往一处使。
在公司内部强调核心指标,意味着员工磋商问题时即便核心领导者不在场,或者不同业务组之间暂时产生矛盾对立时,
人们脑子里依然能清清楚楚地界定:对公司发展而言什么是必须严格恪守的,什么是应当暂时妥协的,什么又是能无憾放弃的。
这一理念在思路易发散的团队中尤其重要,很多时候它能终结一场无意义的会议,把更多时间花在产出。
不同产品对指标的定义应当建立在品类特性和自身提供的服务核心价值之上。
对一款即时通信应用而言,每日启动用户的数量远不如消息发送量重要。
如果人们每天打开你的产品在线挂机,却从来不怎么聊天,那即使再庞大的用户基数也不具备价值。
WhatsApp创始人简(Jan)就从来只对外公布发送消息的数量,将其作为“活跃用户”的定义。
而同样是具有即时通信功能的移动应用——陌陌,则主推陌生人交友特性,基于地理位置的“看附近的人”是其早期引爆增长的卖点。
陌陌内部对每天“活跃用户”的定义是“登录成功并提交地理位置一次”。
上报机制则是指数据上报的时机、内容和技术实现形式。
在数据来源正确的前提下,进行数据分析的方法可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 定性分析
就是对事物的性质作出判断,究竟它“是什么”。
比如,2014年9月初迅雷的活跃用户数量大增,结合对迅雷服务器每天下载量排行榜的分析,
可以发现根源于当时“iCloud泄露门”流出的女星相关文件,因此可以定性地判断用户活跃度上升是网民对这类文件的热搜造成的。
- 定量分析
是指对事物的数量作出统计,衡量它“有多少”。
例如为一个“注册”按钮改文案,前缀是放上“立即”好,还是“免费”好?
前者能带来紧迫感,后者祭出了“免费”大旗,让人难于取舍,倘若折中来个“立即免费注册”,又稍显冗长,效果未必更好。
通过A/B测试后,我们或许能发现,“免费”二字更加打动人,按钮点击率能超过“立即”30%。
这就是通过定量分析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保持对数据的敏感性,有助于在机遇与危机不期而至前,提前嗅到并做出准备。
国内猎头会在招聘网站上潜伏狩猎那些突然变得活跃起来的用户,与他们交流互动并试图探查到对方跳槽的意愿。
如果你是一名从事招聘相关项目的增长黑客,这样的数据异动足以让你加以重视。
# 1.6 增长黑客担任的团队角色
互联网公司的市场部是一个以数据为依据、资源为根基、金钱为武器、人脉为引擎的有机系统,寻求公司对外利益的最大化。
尚未建立起对市场足够了解的初创公司,一上来就狠狠砸钱并非明智之举。
在互联网公司中,与增长黑客相关或近似的其他成员角色包括产品经理、产品运营、研发工程师、交互设计师、用户研究等。
从产品功能的策划角度看,产品经理需要考虑现有产品缺少哪些功能来迎合用户,并且对功能推出的路径和节奏制定规划。
而增长黑客更倾向于关注那些能带来数据增长(尤其是自发传播)的功能特性,例如订阅机制、邀请机制。
从投入产出比最大化的角度考虑,产品运营者更希望采用已被验证有效的既有方法,不断复制成功的经验,
例如,如果送礼有效就持续搞活动,增加礼物数量和奖品价值,如果心灵鸡汤类的文章可以吸引读者点击,就增加这类文章的比重。
而增长黑客更倾向于从数据中获得启发,发现新的机会,设计试验来验证自己的想法,为产品增长闯出一片新的空间。
可以预计,很多时候增长黑客的尝试会陷入瓶颈和徒劳,这从运营的角度讲是难以接受的。
从现有的发展情况看,工程师可能是最接近和容易成为增长黑客的一群人。
因为从能力角度看,增长黑客不仅需要想法,更需要将想法落实到行动的能力,
包括自研工具、采集样本、分析数据、大规模推广,光会纸上谈兵是行不通的。
懂技术,未必能变成好的增长黑客,而倘若不懂技术,无异于刘姥姥进大观园,
面对纷繁复杂的产品表象,愕然眼前,小心翼翼,无法分辨靠谱想法与异想天开之间的边界,也让他人难于配合。
设计是一门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领域,通过视觉手段去影响用户的体验与感知,
除了要掌握最基本的图像处理技术,还需要对心理学、广告学、行为经济学等学科有所了解。
尤其是交互设计师,与增长黑客一样,需要考虑用户操作行为与最终结果之间的关系。
至于用户研究,简称“用研”,是通过对网站访问量、应用行为统计等数据的分析,
从中发现用户使用产品的情况,从中总结出一定的规律和趋势,供其他部门(如市场营销、产品策划)制定决策用。
研究用户是实现产品增长的前置条件,前者为后者输出赖以决策的客观依据,后者则根据研究结果制定对应的行动对策。
一般只有大公司会配备专门的用研部门,辅助其他业务部门的工作。
在中小企业和创业公司,用研的任务通常由产品、运营分担。
用研人员需要具备优秀的沟通和协调能力,能准确挖掘用户需求,结合商业目标快速调整设计方案,并通过清晰的报告或信息图将研究结果呈现出来。
通常用研人员需要有较高的外语阅读水平,能查阅国内外专业资料,掌握国际通用的研究方法。
好的增长黑客本身也应当是专业的用户研究者。
通过上述综合比较,我们不难看出,增长黑客是游走在产品、运营、研发、设计、用研等环节之间的多面手,
它既是黏合剂,串联起产品开发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又是润滑剂,抹平造成阻碍的因素,降低失灵卡壳的可能。
一名增长黑客不仅需要肩负起推动项目前进的重任,还应与他人紧密配合,集百家所长,并弥补其他角色的短板。
# 1.7 如何招聘增长黑客
但人们对于产品增长的需求是如此旺盛,以至于在硅谷,那些同时具备技术、产品、营销思维的人能很快被雇用,
雇主们甚至会降低他们对于经验年限的要求,或者为增长黑客们开辟特定的岗位,组建单独的部门。
真正的增长黑客需要具备包括技术、产品、商业在内的专业技能,以及好奇心、创造力、职业道德、人脉资源,和成就伟大事业的战略思维与奉献能力。
一流的增长黑客是“独角兽”。
有人甚至怀疑,如果真的存在这种人才,那么他没有理由不是满腔热血地去开创属于自己的世界,然后掏出自己印有“CEO”头衔的名片。
鉴别应聘者是否优秀,可以从以下几个问题着手:
如果我们的产品出现了某个现象(比如流量井喷或暴跌),原因可能是什么?你会采取什么方式找出问题所在?
你觉得我们产品最重要的特性是什么?
如果给现有产品增加一个功能,你觉得应该加什么?为什么?
谈谈你以往的成功案例?
如果想接触某个公司或个人,你能通过什么途径?
建议初创团队在试图发现这样的人才时,抱有平和的心态,尽可能用人所长。
在招聘条件中,可以标明一个绝对必备的核心技能,并列举其他重要但非必需的次要技能,预留足够的学习成长时间。
一个团队能否吸引并留下优秀的增长黑客,还取决于整个团队如何看待这份工作的价值,是否授予充分的自主权与试错机会。
只有团队内全体人员将增长的理念深植心底,贯穿于寻求商机、产品定位、用户研究、研发策划及市场运营的整个阶段,
大家通力配合,才有助于最大限度发挥这一角色或部门的功用。
- Strikingly的Chief Momentum Architect——Michael Xu先生
(Strikingly是从美国著名孵化器Y Combinator“毕业”的硅谷初创公司,主要业务是帮助用户简单地生成界面美观、移动友好的网页。
受硅谷文化影响,“敢于尝试”和“黑客精神”贯彻于成员们所做的工作中。)
目前有一些十分难得的人才,精通前后端开发、数据分析、产品、营销,被称作“全栈增长工程师”(Full Stack Growth Engineer),
这样的人见到了一定要招到手,并以此模式建立团队。
通常来说,初期互联网公司(10人以下)的增长还是应当由对公司整体文化和产品热爱度很高的工程师来担当。
发现可规模化的增长模式后,再开始筹划增长团队,并搭配以在产品、研发、市场方面有垂直经验的团员来完善。
以我们目前的规模而言,还算是初期,所以招人还是侧重符合团队核心价值以及产品认同的人。
PayPal创始人彼得·蒂尔(Peter Thiel)的著作《从零到一》(Zero to One)中
提到的其如何以强大的团队认同感为核心打造PayPal初期的Mafia团队,部分做法与我们践行的经验一致。
# 1.8 如何成为增长黑客
如果对增长黑客的日常工作有莫名的兴奋感,对上述要求成竹在胸,确信自己有兴趣和一点点天分,那么就可以考虑入行了。
乔布斯在斯坦福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你不可能从现在预测到未来,只有回头看时,才会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
所以你必须相信,那些生命中的点点滴滴,将会在你未来的生命里,以某种方式串联起来。
你必须始终相信一些东西——你的勇气、宿命、生活、因缘,随便什么,它们将给你追寻内心真正所想的自信,带你走离平凡,变得与众不同。”
最后,列举一些Andrew Chen推荐在博客上的国外优秀增长黑客名单供大家学习参考,详见附录B。
闭门造车,不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向高手取经。这或许才是成为增长黑客道路上最有效的捷径。
# 1.9 增长黑客的常用工具箱
- Google Analytics
Google Analytics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统计工具,强大且免费。
Google Analytics主要给我们提供了以下几大关键指标:
页面浏览量(Page View):网站在某一段时间内的页面浏览量是多少。
用户浏览量(User View):网站在某一段时间内的用户浏览量是多少。
渠道来源(Traffic Sources):用户流量来源于哪些不同的渠道。
访客特征(User Demographics):访问用户具有哪些特征值,可用来做用户分类。
访问路径(Flow Report):用户在网站上的访问行为,各个页面的进入率和跳出率。
整个Google Analytics的数据是以访问为中心的,可以很方便了解网站的访问和渠道转化情况,对于大部分的网站尤其是内容类网站来说已经足够了。
国内的百度统计、CNZZ统计等也提供了更多类似的且本地化较深入的功能。
- Mixpanel
Mixpanel从页面访问量数据的局限跳出来,转而以用户行为为驱动。
提供了以下几大关键指标:
用户动态分析(Trends):你关心的用户行为发生了多少次,占总比例多少。
行为漏斗模型(Funnels):某些关键行为是怎么发生了,每一步有多少的留存率和流失率。
用户活跃度(Cohorts):网站用户的活跃度如何,可以用来区分忠实用户和普通用户。
单用户行为分析(People):单个用户在网站上做了哪些操作,过程是如何的。
所有的用户行为对应一个事件,你需要事先规划好你想跟踪哪些事件。
比如以网站的注册转化率为例,我们希望了解所有访问的用户中,有百分之几的比例注册了,首次访问注册的比例是多少,这些用户是怎么注册的。
有了这些信息后,我们在提高注册转化率这个目标上,就能进行更有方向性的实验,也能很直观地了解到底每个变化是带来了提升还是降低。
- KissMetrics
KissMetrics跟Mixpanel很类似,都是以用户行为为导向的分析工具,所提供的功能也基本一致。
不过KissMetrics在针对用户的行为分析上做得更深入也更简单,能让你更加清楚地了解用户行为背后的各方面数据。
- UserCycle
UserCycle的卖点很简单,你并不需要大量的数据,你真正需要的是每次专注一个指标,获取能让你用来提升这个指标的目标数据,进而提供执行的辅助。
如果说Google Analytics、Mixpanel和KissMetrics是纯粹的分析工具的话,
那么UserCycle则做得更多,从统计到用户分组,再到生命周期维护和分组实验测试,从各方面了解用户行为,提升用户的价值。
统计分析(Trends)和用户分组(Cohorts):
统计分组是以用户行为为中心,让数据说话。用户分组则根据用户对于产品的参与程度不同,划分成不同的群组。
生命周期维护(Lifecycle Messaging):
用于与用户不停地保持互动,既能让客户更满意,也能知道用户为何流失。
分组实验测试(Split-Test Experiments):
当知道用户为什么喜欢你的产品或者讨厌你的产品的时候,你就可以有目的地去改进产品了。
在改进产品的时候可以多采用分组测试,来衡量不同的变化带来的改进效果,寻找到最优解。
- Customer.io
Customer.io用于分析管理产品生命周期中使用的邮件(Lifecycle Email)。
一个产品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看有多少忠诚的客户,邮件互动就是为了制造忠诚的客户。
而邮件互动的关键又在于如何在正确的时间给正确的用户发正确的内容,从而提高邮件打开和转化率。
例如,对于活跃的用户,我们需要跟用户互动的目标和跟一次性用户互动的目标会截然不同,
所以必须了解用户之间的差异,基于用户的不同行为发送不同的邮件。
这就是Customer.io在解决的问题。与此类似的产品还有Vero。
- Optimize.ly
Optimize.ly是A/B测试的利器。
当我们定义好我们想去测试的实验时,可以非常简单地通过Optimize.ly来定制和修改页面。
即使是没有技术背景的市场人员也能很简单地学会如何做A/B测试。
Optimize.ly会根据用户行为的不同,给出不同的测试报告,让我们能真真切切地了解页面变化对于转化率的影响。
除了Optimize.ly外,Unbouce 也是不错的A/B测试工具。
- Basecamp
Basecamp是37signals公司旗下的一款非常流行的基于云服务的项目管理软件,以简单易用和创新而闻名。
Basecamp提供了消息板、待办事宜、简单调度、协同写作、文件共享等功能,
方便中小型团队部署在自己的在线协作平台上,让成员即便在天南海北也能共同打造一份事业。
国内类似的在线协作平台还包括风车、明道、Tower、瀑布等。
- 友盟
友盟统计分析平台是国内最大的移动应用统计分析平台之一,
能帮助移动应用开发者统计和分析流量来源、内容使用、用户属性和各种细分的行为数据。
除了数据追踪,友盟还提供了方便移动开发者节省工作量的第三方组件,
如消息推送、游戏分析、社会化分享、用户反馈模块。
国内的类似服务还有TalkingData等。